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6:48pm 06/06/2024

马中建交50周年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

赖贞瑝

大马人在中国

马中建交50周年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

赖贞瑝

大马人在中国

赖贞瑝:深化人文交流 马中民心相通 展望未来

温国鑫/报道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创会10周年纪念特刊《南枝更有花》于5月17日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推介;左起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书记夏红卫、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胜、赖贞瑝、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叶静漪和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李昀。(受访者提供图)

(八打灵再也6日讯)今年是,也是成立10周年,套一句北大的办学使命“守正创新,引领未来”,马中两国的友好除了守住传统友谊,也需在民心相同上创新,让两国可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指出,马中需在传统牢固的友谊基础上,实现更多创新、新颖或新友谊的希望。

ADVERTISEMENT

“这主要体现在更多的人文和民间交流上,我觉得这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空间。”

具体的内容,他认为特别是让马来人更多地认知中国,或让中国人真正地认识马来西亚人,包括他们过去所认知的马来社会与文化。

作为北大毕业生,赖贞瑝积极推动更多大马人到北大念书。(受访者提供图)
建议开发马来甘榜旅游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是北大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在马中友谊维持在一定高度的当下,未来发展必须更全方位且高质量,不能只专注在经贸上的合作。

赖贞瑝说,需要将这份情谊渗透到每一个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当中,如鼓励更多马来人到中国旅行,也鼓励中国的朋友到大马旅游,如到马来甘榜进行深度旅游。

“这也是一种创新,我们可以开发一些马来甘榜的旅游。”

真诚交友才能赢尊重

赖贞瑝形容,50年前后的变化很大,50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马的发展比中国稍好,但50年后中国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差异巨大。

“但这也是个互相学习和相互扶持的过程,只要两国友谊稳固且持续真诚的话,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我说的未来是多元、包容、美美与共的,大家一起往这个方向努力,大家一定要大家都变好。虽然中国成为了大大哥,但我们还是继续以真诚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

他说,只有带着真诚去交朋友,才会赢得人家的尊重,而大马绝不是因为中国变得有钱有势采取才与他们交友的。

他强调,马来西亚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因此两国友谊上有这样的历史基础存在。

北大马来西亚校友会组织北大医学部校友深入偏乡地区展开“阳光医行”,为各族人民义诊。(受访者提供图)
马中经贸互惠互利

走过50年,中国与大马的经贸互动让大马获益不浅。

赖贞瑝指出,中国市场给了大马很大优势,享受这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将大马产品出口到中国,扩大贸易市场、生产力,如棕油和乳胶产品。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红利,也为大马市场提供了很多价廉物美的产品,使得大马人的购买力也提升,这就是两国互来互往的体现。”

北大校友会促进马中友好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自2011年开始筹办,并于2013年4月22日正式获得社团注册局的批准成为合法社团,翌年11月22日会所正式开幕。

作为母校校友会筹备案的一级校友会组织,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身负宣扬母校办学理念和促进马中两地教育文化交流的使命,校友会成立后,从10个学生推动至今平均每年有60人到北大就读本科。

赖贞瑝说,校友会这几年做了好几件对促进马中友好,尤其是人文和教育交流方面有意义的事情。

推动与国际伊大文教合作

首先,校友会在推动跨族群、跨国界、跨文明和跨文化的青年交流,在2016年与国际伊斯兰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介马中的文教合作。

北大校友会在2016年带领近40名国际伊斯兰大学的马来精英到中国山东出席马中青年伊儒文明论坛,又称回儒文明论坛。

2019年,该论坛回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获得时任副国家元首苏丹纳兹林沙的出席。这是校友会一次大胆的尝试,带领马来同胞一同跟中国展开更深和高端的交流。

北大附中 巴生兴华 缔姐妹校

其后,校友会也积极促进北大附中与巴生兴华中学合作,双方在2016年签署备忘录成为姐妹校,互派学生到对方校园上课学习交流。

展望未来,校友会如今正在推行“博雅幼苗人才培养计划”,让更多学子接受华文教育,孕育他们留学北大的契机。这项计划旨在培养马来西亚的全方位人才,促进国民团结,为就读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成绩优异的清寒子弟提供奖学金等多方面的援助。

马中抗疫休戚与共

赖贞瑝分享说,2020年全球爆发冠病疫情,在刚开始大马也给予了中国很多的支援,之后轮到大马爆发,中国也帮回大马。

他形容,这就是一种休戚与共情谊的表现。

他说,校友会在疫情期间推动“理同心同,休戚与共”的活动,当时在大马缺乏抗疫物资的情况下,通过北大网络,在中国找到一些物资,并尽快送来给大马人,尤其当时正值开学期,缺乏温度计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与中国一家厂家拿了200支的耳温计给了很多的独中,我觉得这也是让我很感动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也是透过北大的网络,很快的就有校友捐钱,找到渠道来获得防护衣,大家透过一些渠道帮我们很快找到物资。”

“阳光医行”下乡送健康礼包

赖贞瑝指出,校友会如今也展开“阳光医行”活动,安排北大校友到乡下给原住民、马来人、印度人和华人发放健康礼包,再给他们义诊和健康咨询,还提供政府的一些医疗信息和举办医疗讲座。

“健康礼包由中国驻马大使馆提供,我们充当桥梁,体现出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友好精神。”

赖贞瑝多年来积极推动马来西亚和中国友好发展。(受访者提供图)
推周年特刊《南枝更有花》

赖贞瑝说,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将在8月10日庆祝创会10周年,届时将推介10周年纪念特刊《南枝更有花》。

他说,该特刊也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马来西亚书籍,届时将赠送给推动马中友好关系的组织、团体,也会赠送给研究机构和学府,宣扬北大和中华文化的精神。

该特刊已在5月17先于北大推介。

他指出,该特刊从历史切入马来西亚北大人的精神,也在宣扬马来西亚人的面貌,属于一本马中友好的故事书。

另外,创会周年纪念活动当天也会宣布成立校友会基金和北大之友俱乐部。

赖贞瑝经常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两地跑。(受访者提供图)
首相安华(坐者右)在2023年3月访问中国期间,赖贞瑝(站者左)移交世界儒学大师,文明对话的创始者杜维明的信给安华。(受访者提供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