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4:11pm 16/06/2024

儒家

茶文化

马中建交50周年

中国通

大马人在中国

廖建砜

儒家

茶文化

马中建交50周年

中国通

大马人在中国

廖建砜

事业开花 爱情结果 廖建砜 在华收获超美好

采访记者:张广权(中新社供稿)
大马人/廖建砜
廖建砜在讲授儒家经典。

文化中的‘仁爱’、‘礼仪’、‘诚信’等美好品德,不仅可以让人变得更优秀,还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在线上课堂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学员们传授儒家文化精髓。

ADVERTISEMENT

廖建砜痴迷中国文化,自小便对中国充满向往。2007年,廖建砜毅然“北上”前往中国发展。16年来,他走南闯北,事业“开花”,爱情“结果”。从“中国迷”变成“”,廖建砜称,他在中国,获得了“超乎想象的人生”。

从小对中国充满向往

廖建砜出生于1971年。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对中国充满向往。“在没来中国以前,就感觉自己和中国很亲近。”

廖建砜说,他自小就对中国的历史非常痴迷,“各个朝代都很熟悉,也知道很多的逸闻典故”。

1992年,21岁的廖建砜从马来西亚史丹佛大学毕业,而后在吉隆坡工作。在吉隆坡中华总商会秘书处工作3年后,他进入当地汽车杂志等出版社就业,并一路从普通编辑做到了出版社总编辑。不错的职业和人生经历让他收获无数“艳羡”。

2003年,南京大学在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学院开办中文硕士班,遇到职业瓶颈的廖建砜,毅然决定攻读中文硕士学位。“32岁攻读国外大学的硕士,困难可想而知。”

廖建砜说,尽管困难与问题一个接一个,“但我总是告诉自己,坚持越久,以后机会和出路就越多”。

在熬过两年半艰难求学岁月后,2006年,廖建砜来到中国南京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并成功取得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多了一块“敲门砖”,很快他就获得了“北上”中国逐梦的机会。

廖建砜
廖建砜(后排左四)与南京大学文学院第三届马来西亚硕士班师生合影。
港企业家邀到中国发展

廖建砜的“北漂梦”在他取得硕士学位后不久,便迎来了一个好机会。因看中廖建砜在出版领域的影响,一位香港企业家邀请他前往中国发展,帮助打理公司所属的学术刊物。2007年年初,廖建砜只身一人到深圳发展,开启了自己在中国的逐梦之旅。

在深圳一年时间,廖建砜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朋友引荐下,他“转战”广州,并受邀担任《国际名茶专刊》副总编一职。

目前在马来西亚,中国茶受众还是以华人为主,廖建砜希望把茶文化推广给马来西亚主流社会,“我父亲跟我讲,虽然你是马来西亚人,但是你不要忘记你的祖籍国,希望你能把中国的文化带进马来西亚,让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人爱上中国。”

与茶文化结缘 遇到“另一半”

与茶文化的结缘,让廖建砜遇到人生“另一半”。一次喝茶应酬,他与来自四川广安的陈凤萍结识。两人畅谈人生理想,很快陷入热恋,并于2010年喜结连理。

因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浓厚兴趣,在广州期间,廖建砜一边从事茶文化推广,一边在广州开设国学班,传授中国经典儒家文化,如《论语》《中庸》《弟子规》这类经典,也经常受邀到企业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讲座。

大马人/廖建砜
廖建砜在国学课堂上授课。

“在中国工作生活之后,我开始发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廖建砜说,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希望马中两国多创造交流平台,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友谊。

“我的三个孩子对中国文化也都很感兴趣,我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推广者。”

大马人/廖建砜
廖建砜携家人参加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主办的马来西亚家庭日活动。
建交50周年 机遇更多

今年是。马中两国目前已实行免签政策,这一项重要互免政策让马中两国文化交流变得便捷且紧密。

“它极大地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中马两国在文化、教育、商业等各个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为推动中马两国民众“互通往来”,廖建砜和朋友一起开发赴马旅游线路,服务赴马游的中国民众。

“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行程,让每一位中国游客都能深入体验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和美丽风光。”

致力开发赴马旅游线路

廖建砜目前正和他的团队致力开发更具吸引力的赴马旅游线路,为马中深入了解创造“方便之门”。

廖建砜表示,中国拥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生活“很安全”“充满踏实感”。

2016年,因看好广西发展,廖建砜到南宁发展,并在当地购置房产,圆了“安居梦”。

“南宁生活节奏适宜,距马来西亚只有3小时航程,气候相似。”廖建砜说,加上南宁当地人热情友善不排外,他觉得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在南宁生活期间,廖建砜成立房产中介公司,帮助到广西就业创业的马来西亚老乡在南宁买房安居。帮人实现“安居梦”的同时,也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创业为我带来了机遇,我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在创业过程中,廖建砜坦言自己是幸运的,在迷茫时有人指点迷津,偶遇挫折也被团队一一化解,“每当取得成绩的那一刻,我对每个人的帮助心存感恩,这些都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廖建砜表示,对青年人而言,有足够的见识后,更需要趁年轻去做想做的事。当有马来西亚青年对中国生活产生好奇时,他会热情地展示中国城市的包容和机会,也向青年人发出“北上”邀请。

大马人/廖建砜
廖建砜和妻子儿子合影。
大马青年应多到中国看看

“优秀的人需要优渥的土壤,才能发光发热。”廖建砜表示,马来西亚青年应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再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如今,廖建砜夫妇二人带着三个小孩定居南宁,生活美满幸福。

“初来南宁时,南宁还未有地铁,如今,南宁地铁已四通八达,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这些年,廖建砜作为见证者,也亲历了南宁的高速发展。如今,广西正启动百年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建设,将实现江海联动,廖建砜直言,未来的广西将“机遇无限,大有可为”。

廖建砜坦言,作为一个马来西亚人,能够见证这里的发展,而且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充满幸运”。

“南宁是一座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城市,我很喜欢这里。”廖建砜表示,中国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未来会长期定居广西南宁,“毕竟我的孩子都是在中国出生的,他们都比较适合这里生活。”

流传于民间的壮族山歌,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至今。“广西是山歌之乡,很小的时候,就看《刘三姐》。”在廖建砜看来,“刘三姐”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目标,符合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是无国界的,‘刘三姐’展示了壮族山歌优美的旋律、浓浓的民族韵味,穿透东西方文化隔阂。”廖建砜说,山歌诙谐有趣,如今,成为社交平台受众所喜爱的内容。

大马人/廖建砜
廖建砜在贵州侗族村寨体验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互联网传播面较广,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奇、有趣的内容,我们可以把生活中有趣的段子、美食改编成山歌,唱给年轻人听。”

廖建砜表示,抓住互联网流量“密码”,使山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与时俱进,能让更多人爱上山歌,“希望有一天在马来西亚的社交平台上,也能听到来自广西的山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