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与中国今日互访之频密,实在难以想象半个世纪前的建交之路迂回曲折。我国与中国是在1974年5月31日建交,在当时的国际情势下,过程中并不容易。所幸两国领袖大力推动,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我国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于1974年5月28日到中国,此行被形容为“破冰之旅”,带回来了丰硕的成果。当时拉萨率领一支40人的庞大代表团访华6天,作为第一位访华的东盟国家领导人,他受到中方的热情接待。
ADVERTISEMENT
在访华期间,拉萨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先念针对双边、区域和国际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会谈。拉萨也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两人举行了对话。
5月31日,拉萨与周恩来签署历史性的马中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关系正常化。除了官方节目之外,拉萨也登上万里长城和游览故宫。
在结束北京的行程后,拉萨在6月1日转赴上海访问。拉萨在大选前与中国正式建交,在同一年举行的大选中取得辉煌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马中建交,让国阵赢得华人的大力支持。
一切从“乒乓外交”开始
马中建交前,拉萨曾经在1971年5月派出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当时率团访华的是国企主席东姑拉沙里,他也成为两国建交前,第一位在北京和周恩来见面和会谈的大马领袖。
拉沙里说,这支贸易代表团回国后,中国开始向大马购买橡胶、棕油等原产品。
在东盟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我国,也从“乒乓外交”开始。1971年11月,我国的乒乓队受邀到北京参加亚非乒乓邀请赛。拉萨当时以大马奥理会主席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让率队前往的大马乒总会长丹斯里曾永森带到北京,设法转交给周恩来。信中内容只是简单地表达了对中国政府邀请马来西亚乒乓球队的谢意。
周恩来马上体会到拉萨亲笔致信的深切含意,两天后就让外交部长姬鹏飞出面会见了曾永森和“藏”在乒乓球队里的一名外交官。双方进行了45分钟的会谈。
1972年,北京办亚洲乒乓球邀请赛,仍是曾永森带大马乒乓球队前往,两国有了进一步接触。
1973年,曾永森代表大马乒总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马,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程瑞声作为乒乓球代表团副团长一同到来。
建交功臣 3领导人同年去世
马中在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交,1976年1月周恩来去世,一个星期后拉萨逝世,同年9月,毛泽东也去世了。
在马中谈判建交时担任毛泽东和周恩来英语翻译员的唐闻生说,他们都已经年老体弱,但还是对两国关系和人民的福祉,以及世界和平有着放不下的牵挂,一直坚持到谈判完成。
她说,当时毛泽东的健康不太理想,但还是与拉萨进行一个多小时会谈。
“那次不是一般礼节性的见面,这显示了毛主席对中马关系和人民友好的发展寄托很大的希望。”
谈起周恩来与拉萨的会谈,她更是感触良多,拉萨是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政要,之后患上膀胱癌的周恩来就进医院治疗至去世。
拉萨是在1974年5月2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晚,欢迎宴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主持宴会的周恩来和拉萨都发表了讲话。
周恩来说:“实现中马关系正常化,是符合中马两国人民利益的。拉萨首相这次来我国访问,两国政府将正式宣布建交,从而揭开了中马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热烈的欢迎!”
周恩来抱病推动建交
拉萨说:“我这次到北京访问,其目的是要恢复和加强我们两国悠久的关系。这次访问,将实现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马来西亚热诚地欢迎我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我深信,我们两国对促进相互的谅解会做出重要的贡献。我也是本着这种精神展望更加幸福和更加光明的未来。”
隔天傍晚,周恩来和李先念在人民大会堂与拉萨举行会谈。
这时,周恩来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为了预防意外,医护人员做好了随时抢救的准备。
周恩来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整个会谈过程并最终达成协议。这是周恩来最后一次同外国首脑举行的正式会谈。
唐闻生说,当时医生说周恩来的健康情况不太好,后来才知道他其实病了一段时间,而且是膀胱癌,已经到了尿血的程度。
“医生早已劝周总理早日进医院治疗,但周总理说‘马来西亚首相要来谈判两国建交的大事’,所以他要推迟到谈判完成后才进院治疗。”
5月31日晚上,周恩来和拉萨分别代表中国和马来西亚政府签署了中马两国建交公报。
这对改善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之后,中国与菲律宾、泰国的建交公报也都由周恩来亲自签署。
隔日,周恩来才离开了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中南海西花厅,入院治疗。
建交初期 一度停滞
马中两国领袖种下建交的大树,并没有立即长大,经过几番寒暑,才能让如今的后代乘凉。
曾经参与马中建交谈判过程的曾永森说,马中虽然在1974年建交,但双边关系并没有突飞猛进,反而在隔年由热变冷。
中共祝贺马共45周年引争议
他2014年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事件源自中共在1975年致贺电给马共,以祝贺马共成立45周年。
“中共发贺电给马共,是因为当时‘全世界的共产党都是兄弟’,但这件事在马来西亚引发了争议。”
他说,由于大马不承认马共的合法性,而且当时有约3千至6千名士兵和警察在和马共的抗争中丧生,因此,许多国人对中共在马中建交后还发贺电给马共难以接受。
他说,马中双边关系在建交初期就陷入冷却,一直到1977年,他前往平壤参加朝鲜建军节30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停留时会晤时任中国副总理的谷牧,向北京反映这个问题。
不过,他指出,中国在处理马共问题时显得小心翼翼,没有给予大马任何具体的承诺。
“这段期间,赵紫阳和邓小平曾访问马来西亚;而敦胡先翁也到中国访问,但是这个问题(马共)一直都陷入不明朗化的状况,使到双边关系停滞不前。”
曾永森表示,直到1980年马共成立50周年,中共没有再发贺电,政府才松了一口气,这个困扰着两国的核心问题终于获得解决。
领导人互访 渐入佳境
邓小平于1978年以副总理身分访马,与时任首相敦胡先翁进行两次会谈,并且转达总理华国锋邀请后者访华的讯息,胡先翁接受了邀请。
邓小平也前往国家清真寺,在拉萨陵墓前默哀和撒花瓣。
邓小平夫人卓琳也拜访拉萨夫人敦拉哈,并且邀请拉哈及孩子们一起访问中国,拉哈也接受了邀请。
邓小平在参观马来西亚橡胶研究所实验站时,接过一名割胶工人的割胶刀,在旁边的一棵生长了15年的橡胶树上割胶。
胡先翁在隔年也就是1979年5月2日至9日率团访问中国,适逢马中建交5周年。两国同意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尤其是贸易关系,改善大马入超的情况。
首位总理身分访马
赵紫阳获敦马款待
再过两年,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于1981年8月访马3天,他也是第一位以总理身分到访马来西亚的中共领导人。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在机场迎接,并且设宴款待。
马哈迪说,两国关系一直在逐步地扩大,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关系,必须共同努力排除改善两国关系道路上的任何障碍。
赵紫阳则说,中马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后,双方贸易在逐步扩大,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增加。
此后,两国关系渐入佳境,马哈迪于1985年访华,他在第一次任相共22年期间,访华7次,第二次任相也赴华两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