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8日訊)她雖是中國人,卻打從心裡認為自己有“80%像是馬來西亞人”,更有人說她接地氣,是一個“比一些大馬人更理解大馬的中國人”。
大馬人在海外以官方身分代表大馬,可能並不算罕見,但若由一位中國人來擔任這樣的角色,那就相當特別了。她就是拿汀林怡——大馬駐韓國前大使拿督林銳仁的夫人。
ADVERTISEMENT
來自中國湖北的林怡,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土家族)。過去十多年裡,她以官方身分陪著丈夫在海外代表馬來西亞,致力於推廣大馬文化,將大馬介紹給世界。
在2011至2023年期間,她隨丈夫出使中國、尼日利亞、巴西和韓國,傳播大馬美食、音樂和舞蹈,付出了大量心血。
元首贊樹立積極正面形象
當時柔佛州蘇丹,也是現任國家元首的依布拉欣陛下,稱讚她是一位非常稱職的大使夫人,並誇獎她“落落大方,字字珠璣”,為馬來西亞在海外樹立積極正面的形象。
在京工作與夫相識
驚歎大馬文化多樣性
2024年正值馬中建交50週年,配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訪問大馬,林怡接受《星洲日報》專訪,講述了她如何與丈夫和馬來西亞結緣,並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在海外推廣大馬文化,同時促進馬中交流的經歷。
“我是在北京工作時與丈夫相識,當時他是大馬駐中國大使館公使,而我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從事媒體工作。”
初識馬來西亞,林怡最驚歎的就是其文化的多樣性。
“大馬有3大種族,還有土著等原住民,每個族群都有鮮明的特徵,並且很好地保留了各自的傳統。但與此同時,大家又能非常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成為好朋友,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
“這也是大馬文化最獨特的地方,是大馬如此迷人的精髓。”
積極參與各節慶活動
“美食助我融入大馬社會”
由於在大學學習人類學的背景,以及本身包容的性格,林怡對馬來西亞的各類節慶活動和文化活動充滿興趣。無論是開齋節的門戶開放活動、排燈節的點燈儀式,還是潮州會館和福建會館等華人社團的慶祝活動,她都積極參與。
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步加深對大馬文化的瞭解。她特別提到,大馬美食就像是幫助她融入大馬社會的一把鑰匙。
“來到大馬後,我打開了美食的新世界:開齋節的仁當牛肉、椰漿飯、叻沙,屠妖節的杜松子餅、炸油條,還有華人常吃的炒粿條、雞飯、釀豆腐,每一道都是那麼新奇和美味。”
作為大使夫人出使海外以前,外交部也提供兩週的培訓課程,介紹大馬的文化、美食、宗教和風俗習慣,為她在國外代表大馬做好充分準備。
“這些培訓和經歷,也使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融入馬來西亞的生活。”
難忘尼日利亞民風淳樸
教Joget舞做Roti Jala
在尼日利亞的生活,對林怡來說尤為難忘。一開始,她對非洲充滿陌生感和憂慮,但很快她發現,那裡的民風淳樸,人民善良友好。
作為大使夫人,她積極扮演自己的角色,組織發起多項推廣大馬文化和美食的活動。雖然駐尼日利亞最高專員署只有五六名職員,但他們組織的活動卻吸引大量當地人和外交界的朋友參與。
“在我們組織的久賈(Joget)舞蹈課上,參與者不僅學習了舞蹈,還被大馬人民快樂積極的文化底蘊深深感染和吸引;我還積極推廣大馬美食,曾組織過漁網煎餅(Roti Jala)的烹飪課程。”
為了烹製地道的大馬美食,他們甚至在使館種植斑斕葉。也許是水土不服的原因,斑斕葉很難種好,但他們仍盡全力克服困難。
“這棵小小的植物,是所有人共同守護的寶貝。”
學葡語克服交流障礙
巴西多元文化與馬相似
剛到巴西的時候,林怡面臨語言不通的問題。雖然外交界都會講英文,然而在普通的巴西民眾中,英文並不普及。
因此,林怡下定決心,學習了葡萄牙語,最終克服交流障礙,同時亦深受巴西人快樂知足的生活態度感染,並愛上了這個南美洲國家。
她也認識到,雖然地域遙遠,但是巴西其實與大馬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兩國都有著非常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美食、相似的自然景觀,人民都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和諧平衡而聞名,整體生活質量較高。
“最驚訝的是,馬來語和葡萄牙語的一些詞彙非常相似,比如meja與mesa(桌子)、sekolah與escola(學校)、keju與queijo(奶酪)、jendela與janela(窗戶)等。”
推廣平衡工作生活方式
吸引韓國人對馬感興趣
來到韓國,林怡面臨強大的文化挑戰,因為韓國人自己本身的文化輸出非常強勁,推廣大馬文化面臨極大的競爭,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
為此,她通過展示馬來西亞獨特的多元文化,以及工作休閒兩平衡的生活方式,吸引越來越多韓國人對大馬產生興趣。
她發現,很多韓國人開始喜歡到大馬旅遊,甚至把孩子送到大馬留學。
“韓國人對大馬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感興趣,因為他們逐漸認識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常出席東盟+3外交活動
向中同胞介紹大馬美食
身處海外期間,由於經常舉行“東盟+3”的外交活動(東盟國家+中國、日本、韓國),林怡也有機會經常與中國使館、中國企業和文化中心的朋友交流。
她利用自己獨特的背景和角度,向他們介紹馬來西亞的美食和文化,成功贏得許多中國朋友對大馬的喜愛。
“因為我對中國和大馬都很瞭解,所以我可以根據中國同胞的口味更有針對性地推薦大馬美食。
“比如四川人喜歡辣的,我推薦椰漿飯、咖喱和叻沙;江浙一帶喜歡清淡的,我推薦雞飯;北方人喜歡風味濃重的,我推薦肉骨茶。”
關係如竹與岸
馬中互依存共生
最後,林怡以馬來諺語“bagai aur dengan tebing”(如竹與岸),形容馬中之間的緊密關係。
“竹子需要河岸提供的土壤和水分來生長,河岸也需要竹子來鞏固,防止水土流失。竹與河岸相互依存、互相促進,是一種共生的關係,這正是馬中兩國關係的寫照。
“在文化層面上,竹象徵著文化的傳承和交流,河岸則是文化的依託和發展空間。兩國之間文化交流歷史悠久,華人文化在大馬深深紮根。”
每每提到大馬華人對發展華文教育和華文媒體的執著和無私奉獻,她都欽佩不已。
“這個馬來諺語(如竹與岸)可謂生動形象地描述馬中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經濟上互利共贏,文化上深度交融,政治上緊密合作。”
推動兩國經貿往來
續任馬中民間大使
回到馬來西亞後,林怡在一家大馬投資銀行負責中國相關業務,積極推動兩國之間的經濟、商業和貿易往來。
“完成馬來西亞大使夫人的使命後,我將繼續擔任促進馬中友誼的民間大使。”
對林怡而言,能夠為大馬和中國之間的友誼添磚加瓦,是她莫大的榮耀。
“這是我人生中非常珍貴的經歷,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感恩。如果有需要,我將毫不猶豫地再次投身其中,義無反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