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2:56pm 23/06/2024

马华文学

重生

马中建交50周年

大马留学

中国人在大马

史劭涛

马华文学

重生

马中建交50周年

大马留学

中国人在大马

史劭涛

馬中建交50週年|史劭濤:迅速適應處處驚喜 留學似“重生” 愛上大馬

报道:庄舜婷
摄影:黄冰冰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史劭濤:來到馬來西亞留學後,沒有出現文化的隔閡,能夠迅速適應大馬生活。

來自中國河北張家口市的史劭濤(26歲)來到馬來西亞留學後,打破之前對大馬的刻板印象,留學生活沒有出現文化的隔閡,並能夠迅速適應。

史劭濤目前就讀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一年級,他選擇來馬留學,是因為相比歐美國家,中國與大馬之間的距離較近。他愛上大馬的環境和氣候,他是中國北方人,北方是四季分明的天氣,而在大馬則四季如春。

ADVERTISEMENT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史劭濤(右)與同學一起在“我愛新紀元”的地標前打卡。

他指出,去年他第一次來到馬來西亞,之前所瞭解的大馬,都是通過網絡、朋友、家長口中,到抵達大馬切身感受後,發現大馬是一個多元的國家。

他說,之前對大馬可能存有刻板印象,因為會把整個東南亞,包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等劃分為一個整體,有些國家可能稍顯落後。

可媲美中新一線城市

“我來馬後,發現可以和中國的新一線城市媲美,這裡的公共交通設施便利,我乘搭捷運可到學校,還可以前往吉隆坡雙峰塔、柏威年商場等地,所看到的是非常國際化的大城市。”

他也說,他來大馬可以迅速適應,沒有出現文化的隔閡,所接觸的人、教師同學都特別有人文關懷,知道他從異國他鄉過來,不會對他有異樣的看法,且非常友好。

修讀中文 喜歡馬華文學

“我在馬來西亞修讀中文系,我是一個喜歡拓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的人,不喜歡墨守成規。”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對馬華文學感興趣的史劭濤,在學校圖書館翻閱馬華文學作品。

史劭濤之前在中國學音樂,之後覺得對世界文化、語言方面特別有興趣,他也喜歡馬華文學,曾閱讀馬華作家黎紫書的作品《流俗地》。

他指出,在大馬學中文,其實是打破了他固有的認知,突破了舒適圈,這裡的教師嚴謹,讓他感覺他們對學術有追求,身體力行教會他很多知識,包括學習的看法,以及對於人生態度的指導。

“在我看來,這裡的教師是給了我二次的機會。”

他表示,之前在中國按部就班工作,進入社會生活,讓他覺得其實還沒準備好,按照既往的規劃卻無法有所突破。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在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一年級的史劭濤,獲得機會在學校活動擔任司儀。
對職業人生規劃更清晰

“我在大馬學習中文後,對自己的職業、人生規劃能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並且對自己有了學習規劃。”

他說,他在中國已經踏入職場,擔任中學教師,如今重返校園,他想更加精進自己。

他表示,短期內還沒打算回到中國,而是希望日後可以繼續在馬大念碩士,繼續研究馬華文學,可能之後也會在大馬念博士。

宜居舒適 考慮留馬工作

“如果有好的工作機會,我也會考慮在大馬工作,前段時間曾帶媽媽來到馬來西亞遊玩了一個月,覺得這裡非常宜居及舒適,也喜歡這裡的文化。”

他說,明年也計劃帶父母來大馬過年,體驗不一樣的春節,穿夏裝迎接新年。

消費低廉 留馬性價比高

史劭濤認為,馬來西亞是適合留學的國家,中國的中薪階層或中產家庭,都很適合來這裡,除了文化相近,經濟壓力不會像歐美國家那麼大。

他補充,在一些專業上,大馬其實是有優勢的,一般上中國學生來馬念中文系、傳媒、酒店管理、理工科系。

“到這裡留學,會感受到教師會更願意給予機會施展才能,不會幫我規劃好,而是讓我們自己去探索,重視自己的體驗;若與中國相比,在中國學習會顯得更壓力。”

“我覺得在這裡當留學生是挺幸福的,相比那些英國、歐美的留學生,他們的消費比較高,朋友都哭著想回國,但在大馬,衣食住行都有包容性,是很好的體驗感。”

尊師重道 亦師亦友

他指出,他在大馬切身感受到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孔子之道”,學生尊師重道,並且師承一脈。”

他說,在新紀元大學遇到的尊師重道的精神,教師把學生當作一個可培養之才,盡心盡力帶領學生,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把學生當作孩子或朋友,師生之間沒有隔閡。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史劭濤(右二)與同學們在學校討論功課。
友族熱情樂於助人

史劭濤指出,他目前的交際圈以華人居多,也有一些馬來人,其他科系的友族同學,在本身居住的公寓也會與友族打交道,他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很樂於幫助他人,並不會因為他是外國人而不耐煩。

“我遇到的每個外族友人,他們都會幫助我。”

他坦言,雖然與外族朋友相處時出現語言障礙,但用手語或眼神表達,還是可以溝通,只要可以踏出溝通的這一步,其實語言並不是障礙,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心電感應或微表情溝通。

與同學交流觀點互下廚

他表示,他與華裔“小夥伴”相處時,經常分享觀點上的交鋒,他們會做客家菜給他吃,他也會做北方菜給他們吃,這是文化上的交融。

“我會邀請他們到我家做客,他們也會邀請我到他們家,或是交流一些學習上的心得,一起看書,我們基本上把吉隆坡遊遍了,我很想去東馬亞庇、仙本那等地,還有待探索。”

他表示,他也曾與同學一同返回他們的家鄉,去了柔佛新山遊玩,瞭解同學家鄉的特色。

大馬年味比中國濃

史劭濤指出,他是在近年關時才返回中國,大馬在新年前夕的年味已經很濃,每個商場、大街小巷都感覺快要過年,很喜歡這裡的年味。

他說,中國不會這麼早開始有年味,中國的年味是近兩年才開始慢慢復甦,但在大馬感覺到年味很濃郁,春節習俗一直保持得很好,這是他意想不到,卻又很驚喜的。

他表示,在大馬每年都會推出新的新年歌,反而中國的新年歌不會更新迭代這麼快。他也曾聽到大馬的新年歌在中國播放,這是文化交融的過程。

首次參與團拜撈生

他指出,之前由新紀元國際教育學院舉辦新春團拜,讓他首次參與撈生,感覺很有儀式感,特別好的氛圍感,他喜歡這些會振奮人心的活動。

他表示,馬來西亞有很多假期,舉國放假同慶各族節日。他在瞭解齋戒月的文化習俗後,覺得這很有意思,對身體也好。另外,他也覺得屠妖節的節日很美。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身在馬來西亞留學唸書,史劭濤在聖誕節時到商場和旅遊景點拍照打卡。
愛吃榴槤 喜歡各族美食

史劭濤認為,大馬就是一個美食天堂,他非常喜歡吃榴槤,在中國也有買大馬的榴槤和菠蘿蜜來吃,但價格非常高昂。

“我最喜歡大馬的美食是榴槤、波羅蜜、擂茶等,很多中國人包括本地人也吃不慣擂茶,但我很喜歡。擂茶有清香的味道,雖然本身不是客家籍貫,但很是喜歡。”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雖然本身不是客家籍貫,但史劭濤很喜歡擂茶的清香味道。

他指出,他的同學帶他去吃的第一餐就是嘛嘛檔,很大馬本土文化美食。他也很喜歡吃印度煎餅的紙巾煎餅(Roti Tisu)和香蕉煎餅(Roti Pisang)。

中国人在大马/马中建交专题/专访中国学生史劭涛
史劭濤喜歡大馬土文化美食,到嘛嘛檔品嚐紙巾煎餅。
跟隨安煥然嘗道地美食

“我在大馬的每一餐都吃得很習慣,我的中文系教師安煥然教授也喜歡發掘美食,他就會帶我去吃各種很在地的美食。我每樣都吃得很慣,還有馬來餐和印度咖哩,我都有試過,各族的美食都喜歡。”

他指出,在大馬吃的榴槤味道與在中國吃到的就差很多。他曾在榴槤季節去吃榴槤自助餐,100令吉就能吃7至8個。雖然他吃了回去就上火了,但他感覺很幸福,因為在中國單單買一個榴槤就逾100令吉。

“我之前曾在廣州生活,我以為大馬的食物風味與廣州差不多,但其實不同,大馬口味會比較偏咸和辣,相信是在大馬經過口味改良,更貼近當地人的口味。”

“我其實不太喜歡吃粵菜,但在大馬吃中餐館,如客家菜、廣府菜,我還是能吃得慣。我本身也是重口味,所以很契合,我喜歡吃偏咸和辣口味。”

他也說,他也會了解其他種族的習俗和飲食文化,如馬來人不吃豬肉,女生要帶頭巾,就不會約他們去吃豬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