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热点

|
发布: 1:55pm 28/06/2024

马六甲

马中建交50周年

娘惹文化

中国人在大马

江世波

马六甲

马中建交50周年

娘惹文化

中国人在大马

江世波

馬中建交50週年 | 出差被文化吸引居住14年 江世波:下半生都留在甲

报道:戴小同
中國人在大馬/江世波
江世波(前排中)積極推廣娘惹文化10多年。(取自臉書)

(馬六甲28日訊)來自中國甘肅的在馬六甲生活10餘年,深深被馬六甲文化及生活節奏所吸引,除了打算後半輩子都留在馬六甲外,也積極參與各項文化活動,真正地融入馬六甲。

江世波(49歲)全家居住馬六甲14年,為馬六甲國際鄭和研究院執行董事兼秘書長、馬六甲峇峇孃惹文化藝術中心執行董事、馬來西亞龍馬進出口公司執行董事,並在馬來西亞持有第二家園準證。

ADVERTISEMENT

江世波受訪時說,他是2005年到馬來西亞出差時,喜歡上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他是因為來到馬六甲而愛上馬來西亞。

(拍攝:戴小同)
與家鄉甘肅有許多相似處

他說,由於他的家鄉中國甘肅是個較偏遠地方,整體經濟相對不繁榮,而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卻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他感受了峇峇孃惹文化後。

他指出,中國甘肅和馬六甲兩地距離5200公里,隔著一個南中國海,卻是在這樣的距離外,有那麼一個地方,它們的文化如此相近,並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讓他深深感動。

“峇峇孃惹文化讓我感受到我們文化的相容、共通,尤其我在這裡看到峇峇孃惹結婚的儀式時,細節上和我的家鄉的婚禮是百分之百一樣。”

他說,雖然他聽不懂該結婚儀式的內容,但是看到那些動作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及夫妻交拜”、吹嗩吶等,和他小時候的記憶中的婚禮是一樣的,這樣的文化交融,讓他和馬六甲沒有距離感。

中國人在大馬/江世波
江世波(中)和身穿娘惹服的“娘惹”合照。(取自臉書)

他指出,在馬六甲10多年了,這裡多元文化的包容、人和人的相處等都讓他很感動,完全沒有身處異國他鄉的感覺。

他表示,和這裡的人相處非常平和、公平地交流,一起探討事務等,對他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個區域,而當他的生活完全融入進來,卻沒有異國他鄉的隔閡。

中國人在大馬/江世波
江世波在馬來西亞有第二家園準證,並在這裡生活了10多年。(戴小同攝)
感動有完整華文教育

“最感動我的是這裡的教育,華文教育完整地保留及傳承,讓我兩個孩子在這裡受益匪淺,我的家庭也非常榮幸享受到了華文教育帶來的便利,和孩子成長上的幫助。”

他說,他的孩子曾經就讀培風中學及育民小學,學校老師是打從心底的關愛孩子們,作為家長的他能夠感覺得到。

他表示,他到過許多國家,而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在東南亞不是最多,但是卻在華文教育上保留最完整,從一年級到高中的完整華文教育,非常難得。

他指出,而在華人文化裡的尊重老師、家長、仁義廉恥、忠孝等價值,都伴隨著生活裡的方方面面。

文化相通 做生意獲便利

他也說,本身的工廠位於巴生,在做生意的整個過程中,由於文化的相通、語言的便利,使到商業上同樣獲得便利,商業夥伴間有共同的認知。

江世波說,由於鄭和與馬來西亞半島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因此他希望成為新時代的鄭和文化使者,傳承鄭和的精神,而這是一個使命感,從事文化工作無法變現,因此只有因為興趣才能讓他繼續走下去。

他說,他對文化工作深感興趣,如推廣也進行了13年,包括辦娘惹手作課程、娘惹糕點、黃梨蝦課程、娘惹鞋刺繡文案等。

他也說,無論是馬來西亞或馬六甲都好,這裡最美的不是風景,而是這裡的人。

中國人在大馬/江世波
江世波(右)在馬六甲遇到“頭頂公雞”的市民,並親自體驗用頭頂公雞。(取自臉書)

“比如說,我們來到這裡遇到一些小困難,車子陷到沙子裡了,熱情的友族滿頭大汗幫我推車,並且是非常真誠的幫助。”

他指出,而他在這裡深深感受到這樣的熱情後,也會將它傳遞下去,讓他也想要回饋這個社會。

他說,他的後半生也打算在這裡度過,主要是他很喜歡這裡,也在這裡結交了很好的朋友,生意上也進行得順利。

他也說,他在這裡除了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也非常喜歡這裡的家庭日,他會趁著每次的假期帶家人到各個地方去遊玩。

“這裡也沒有太多人際關係的應酬,沒有複雜的關係,這對於我們來說是生活迴歸正常。當然這和我的人生經歷有關,畢竟我本身在快節奏的深圳生活10多年,身體也透支。來到這裡後身體好了,心情也愉快了。”

他說,來到這裡也和本地員工及朋友相處舒服,而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他也認為他的選擇沒有不對或後悔。

他感謝馬六甲這方熱土,讓他們在這裡幸福快樂地生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